中国古代学者悟到宇宙全息,因而视人为小宇宙。他们以临床实践为根本,以气的宇宙观为指导,来建立人的气学模型。如果说,西医学以有形的人体为认识对象,那么中医学则主要以无形的人体,即人身的气结构为研究目标。
气在人身中起信息联系作用
中医学以自然整体观见长,这整体观的特点可以用葛洪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抱朴子·至理》)中医学认为,人身内的整体联系以及人身与宇宙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气的升降出入实现的。由于气无不通透,又是实在、功能、信息三者的统一,所以气的联系无所不至,无所不包。人身内外关于实在和功能方面的联系,医著已说过很多,现仅就信息联系再做一点说明。
•四时之气入五藏传递信息
《内经》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是以春气在头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是以知病之在脉也。”“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是以知病之在肉也。”“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是以知病之在骨也。”(《素问·金匮真言》)分析这段经文可以看出,所说进入五藏的四时之气,主要是作为信息发挥作用的。
因为《内经》没有说明,也很难想象,体现时令、方位、颜色等的气,能够与人身发生营养或机能方面的联系。它们显然是把外界环境的变化信息带给了五藏,然后引起了一系列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为诊治提供了某些依据。
•经气在人身内不只承担通信任务
人身内各组织系统之间也有信息联系,才能保证全身整体的协调统一。《内经》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素问·灵兰秘典》)主指心,“心者,君主之官”,主神明,统领其他十一藏府(官)。十二藏府(官)以及人身各部分之间有“使道”相通,使道即通信线路,以建立全身的信息联系。主道明,使道通,无论对于养生保健,还是国家管理,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内经》将心与其他组织系统的关系,同君主与其臣下的关系相类比,强调了信息调控和信息沟通的重要。而在人身内,经络是主要的信息调控系统,承担通信任务的就是经气。当然,经络的作用不限于信息调控,经气的任务也不限于通信。它们还有维持人身整体平衡的其他机能。
宇宙全息,人身也全息,中医学最早认识到这一点。人身全息同样依靠气的信息传导。
关于寸口脉为什么能够反映周身健康状况,《内经》是这样解释的:“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藏别论》)寸口又称气口,为手腕后之桡动脉。切寸口脉之所以能够了解全身状况,是因为五藏六府之气会于手太阴经,“变见于气口”。故寸口脉汇集了五藏六府的信息。可见,“气”有信息的含义,名为气口,即“信息中心”之谓。
•气概念是藏象学说的基础
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有一对范畴值得注意,就是表里。表里或称内外,在各传统学术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表里关系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已有应用。其上卦为表为外,下卦为里为内。医家在研究人时,把人分为表里两个层次。情态举止、五官体征为表,五藏六府、气血百骸为里。从健康状况上说:“夫有病于内者,必有色于外矣。”(《淮南子·真训》)从心性行为上说:“诚在其中,志见于外。”(《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美学家把艺术创作活动也分为表里两端。《吕氏春秋·音初》说:“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音成于外而化乎内”,就是以艺术作品为表,艺术家的创作冲动和构思为里。在地质学上,荀子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南梁《地镜图》载:“草木先生下垂者,下有美玉。”“山有葱,下有银,光隐隐正白。草茎赤秀,下有铅。草茎黄秀,下有铜器。”总之,“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对于人和一切有形之物,其外为内的表现,内为外的根据,内外表里总是保持某种一致。
中国哲学认为,表里的划分以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前提。如果没有联系,这种划分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实现表里联系的正是气。以人而言,《乐记》说:“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是气把身体内在的状况——心理的和生理的转化为外部的表现。可见,气是表里范畴的基础,而表里范畴的形成才使得中医学有可能建立起它的核心——藏象学说。何谓藏象?唐人王冰曰:“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明人张介宾进一步解释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三卷藏象类二)藏象是中医学关于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五藏六府深藏于里,五官征候外现于表,其“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可“司外揣内”(《灵枢·外揣》),“以表知里”(《素问·阴阳应象》)。之所以能够如此,正是由于有无不通透的气,双向传递着表里内外的信息。仅此,完全有理由说,如果没有气概念,就不可能有藏象学说。
宇宙与人身结构模型源于气的生化
•“形—气—神”的宇宙结构模型
气为生化之本,通过创生关系而形成理和器,于是由这样的理念产生出“形—气—神”的宇宙结构模型。《内经》中下面这段文字,可看作此宇宙模型的集中描述: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素问·天元纪》)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神”。神的实质是气,气进入发挥作用的状态,建立起功能动态关系,则为神。追其源,始于五运(即五行)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两句出自《易传》:“阴阳不测之谓神”和“神无方而易无体”(《系辞上》)。意思是,神的化变奇妙莫测,无形无体,没有预定。天地万物的生转成毁皆取决于阴阳不测之神。
神的运变功能显示出三大层级:“在地为化”为初级之神,“在天为玄”属普通之神,“在人为道”为高级之神。初级之神的作用在于化生有形之器物,如木火土金水。凡物皆有味,故曰“化生五味”。普通之神发生在玄远无穷的太虚之中,其变化神妙莫测,故曰“玄生神”。所谓“风热湿燥寒”,在《内经》作者的心目中,并不像今天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系有形之大气的活动,而认为是无形之气在不同关系下的表现。高级之神属于人的心神,它不仅能认识和应对外物,创造精神产品,还能默观无形之气的妙景,支配气的某些活动,进入天人一体、能所不二的奇境。故曰“在人为道”,“道生智”。可见,与初级之神对应的存在是形;与普通之神对应的存在是普通之气,简称气;与高级之神对应的存在是心神之气,简称神。作为存在,形、气、神也表现为三个层级。
天地是万物的生化之宇。正如“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一样,天地之间也充满了气的升降出入。《内经》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已。”(《素问·六微旨》)这里所谓气的升降更用,并不是现在说的“大气环流”,而是古人所设想的无形之气在天地之间的交流生化。此种设想可能受到大气环流现象的启示,但其内涵实际是想说明阴阳二气生化万物的过程。阴阳消长,阳升阴降,升在左,降在右,故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阴性似水,阳性似火。故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之用,见于寒暑,故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春属木,秋属金,春气发扬而生万物,秋气收敛而成万物。故曰“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阴阳在天之气各有多少,故有三阴三阳之分。五行在地之形各有盛衰,故有木火土金水太少之异。上下相召即形气相感,由于气有多少,形有盛衰,故万物化生各有太过不及损益之别。
以上《内经》的论述,代表了中国气学对宇宙结构的基本看法。“通天下一气耳。”气被视为宇宙存在的基础,宇宙统一于气,但存在形态有层级之别。最高一层存在是心神,属气中最有灵性者,为能统领气之气。其次是流动着的气,它们一经形成关系,就会发挥生化作用。再次是有形的器物存在。它们的存在离不开气,得其气则生,失其气则死。气无形,故无成毁而恒久。物有形,故有成、住、坏、空,为暂时的存在。在这个宇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气的生化,即上述总体之“神”。用现在的话说,总体之神的实质是功能和信息,其体现和承载则是气。无论天玄、人道、地化,都源于此神的作用和其不同所在。它生于气的最初分化,即阴阳。因此,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也在于阴阳。
•“精—气—神”的人身结构模型
中医学视人为小宇宙,认为人也具有和宇宙大体一致的结构。宇宙由形—气—神三个层级构成,以阴阳为生化之源,为天地之根本规律。人则由精—气—神三个层级构成,其生之本和病之本也在阴阳。《内经》写道:“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素问·阴阳应象》)味、形、精属有形,是不同层级的有形的生命物质。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由于阴阳的作用,它们与无形之气相互转化。而无形之气又包括一般的经络气血之气和高层级的心神之气。精—气—神之神,则专指心神之气。心神主摄一身之气,气通调全身之精(形),精又反过来养育气与神,由是形成人身整体不同层级的相生结构。
《内经》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素问·上古天真》)张介宾注疏:“呼接于天,故通乎气。吸接于地,故通乎精。有道独存,故能独立。神不外驰,故曰守神。神守于中,形全于外,身心皆合于道,故云肌肉若一。”“按此节所重者,在精气神三字,唯道家言之独详。……《经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阴阳应象大论》曰:‘精化为气’。故先天之气,气化为精;后天之气,精化为气。精之与气,本自互生。精气既足,神自王矣。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三者合一,可言道矣。”(《类经》一卷三)张氏将精气神三者的关系和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精—气—神”的人身结构模型,系中医学和中国养生学的基本指导理论,几千年来,产生了极好的实践效果,证明了这一理论模型的真理性。
“精—气—神”人身结构模型与藏象经络理论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它们都是从现象层面、以彻底开放的整体方式研究人之生命的结果。藏象经络着重从人身表里内外关系上,揭示其各功能组织系统的结构联系,把握人的生命规律。“精—气—神”理论则是从人身存在和功能构成上,揭示三个存在层级、也是三个功能层级的结构关系,指明其对人之生命各不相同的独立意义。人身的三个层级在人身各功能组织系统中都有体现,就是说,人身各功能组织系统系由这三个层级的存在来构成。心神之气虽然主要舍于心中,但也会传导到各功能组织系统以发挥统驭作用。
“精—气—神”结构模型的特殊价值在于,它依据形—气—神的宇宙结构理论,正确地指出了人之生命是由三个层级的存在、也是三个层级的功能构成,而不是由一种所谓物质存在构成。人既有有形的结构,又有无形的结构。两者有机结合,才生成有生命的活人。由于它明确气(功能、信息)和神(情志、心念)是独立的存在,自然就凸显和强调了功能信息、精神情感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尤其凸显和强调了心神对全身的统御作用。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全面地整体地看待人,看待人的生命,避免了把人仅仅看作是形体之人的片面性。西医学长期以来就是把人的生命限制在形体解剖和物质化学分析的阈限之内,轻视了功能和信息的独立作用,尤其忽略了精神的独立意义。现代西医学开始反省自己的缺欠,正在从人体生物模型向人的生物—社会—心理模型转进。但是,如果不能承认气和神属无形的独立存在,就不可能做到真正全面地理解人和人的生命,不可能充分和恰当地认识功能、信息和精神的重要意义。
气道合一的观念影响中医治则
气道合一的观念对中医生理学、病理学和治疗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道即气,气行即道行,行道即顺气。《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清人戴震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医家认为,气合于生命规范的运动就是人体的法则,气在体内的正常运行就是保障人体健康的规律在发挥作用。因此,研究人体内气的运动变化过程,成为中国古代人体科学的中心。
据《说文》,道之原义为“所行道也”,道即路。路的用处在实现交通,所以道又有通义。西汉扬雄说:“道也者,通也,无不通也。”(《法言·问道》)南朝梁皇侃说:“道者,通物之妙也。”(《论语义疏·卫灵公》)中国哲学尊道、崇道,故同时重“通”。通,其实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易传·系辞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可见,通则泰,不通则否,“通”乃《周易》之主题。
医家据此认为,经气沿经络绕周身运行,必须畅通无碍,往来自如,方有健康的身体。气的“通”与“不通”成为中医学划分生理与病理的根本界线。子产说:“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昭公元年)《行气铭》:“顺则生,逆则死。”《管子·内业》:“气,道(通)乃生。”《吕氏春秋·重己》:“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素问·灵兰秘典》:“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等。因此,导气以令其通,是中医治疗和养生的一条基本原则。
医疗活动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实践。一般的人类实践,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往往造成实践对象的破坏。将满足人的需要与维护自然万物统一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医疗实践的对象就是人类主体自身,所以对于医疗实践说来,满足主观需要与维护实践客体合而为一。因此,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缘理与法物在大方向上应当是一致的。
但是中医治疗学与西医治疗学,仍然形成了两个迥异的体系。其原因之一正是在于中医学坚持气道合一,而西医学则明晰划清物与理的界线。这种哲学上的分野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从中医学来看,由于气化本身就是理,所以人身气化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要顺而不可违逆,这样就必须一丝不苟地将人作为一个自然的完全的整体来对待。医疗则主要是帮助人恢复和增强其本有的自然痊愈机能,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以使身体自己战胜病害,达到康复。对于中医治疗学的精义,张介宾说得深中肯綮:“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故造化者天地之道,而斡旋者圣人之能;消长者阴阳之几,而燮理者明哲之事。欲补天功,医其为最。”(《类经图翼》序)人的使命,医的功用,在于“斡旋”,“燮理”,“赞生”,“补天”,以“顺”求“得”。
西医学在治疗上承认缘理的目的与法物相一致,但并不承认二者合一。因此它坚持在总体上“法物”,即争取最终达到恢复机体健康的目标,然而在具体措施上,并不要求顺从人身生命过程的每一个局部(如外科手术)。同时,它把注意的重心放在直接抗拒和消除致病因素和病灶上。这一“抗”一“顺”,虽然目的相同,却形成了两种治疗途径,展现出两种医学风格。
结 语
气概念是民族思维方式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着民族的思维方式。气概念是民族性格的产物,反过来又培育着民族的性格。气是生命的第一要素,因而成为尊崇生命的中国文化的生命。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我们相信终会有一天,就像古希腊的原子论猜想转换成为道尔顿的化学原子学说那样,中国的气概念也将循着自己的法则,跃升为具有现代或后现代水平的科学理论。当此之时,人类认识的视野将空前拓展,生命科学与非生命科学,意识科学与物质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将实现真正的沟通。(刘长林)
“中医之‘气’六议”系列前文目录列表:
一、气源于中国式思维
8月2日
二、气学建立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8月9日
三、气的实质是什么
8月18日
四、气道合一是中国象科学的哲学根基 8月24日
五、中国气学视野下的宇宙图景 9月1日
本系列文章至此结束。延伸阅读请参阅《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医、兵》(学苑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