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中国气学,宇宙统一于气,但呈现出多层级的存在,如形、气、神(心神)和本心四级。各层级虽相互渗透,普遍联系,但各占一个领域,各有自己的一片图景。这是对宇宙存在的纵向划分,超出了物质、即形的范畴。
•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显示功能动态。以气的观点看世界,人们会着眼于万物在气化流行中呈现出来的动态之象,而不是以构成材料为本位的静态之体。这就使中国哲学和艺术所描摹的世界主要是一个“象”的世界,而不是“体”的世界。
•气具有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而气充满太虚,畅通万物,是一个彻底联通、彻底交融的整体。宇宙中任何一点发生的情况,都会以信息的形式传递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以致宇宙中任何一点都承载着整个宇宙的信息。这就是宇宙全息。
依照中国气学,宇宙统一于气,但呈现出多层级的存在。它们基本上分为两大层级:有形之物和无形之气。在无形之气中,又有普通之气和心神之气的划分。在心神之气中,本心之气又统驭识心之气。实际上有重大意义的划分,应是形、气、神(心神)和本心四级。而这四个层级虽相互渗透,普遍联系,但各占一个领域,各有自己的一片图景。
如果从科学研究来看,它们应各是一个大的学科门类。这样的划分是对宇宙存在的纵向划分,而西方近代科学则基本上没有超出物质、即形的范畴。而且,对形的认识,也不应把西方近代科学所采取的方式视为唯一的认识方式。
就直观可察的宇宙来看,无形世界与有形世界是融为一体的。古代中国人由于推崇气,因而对这个形气相融的世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图景。
“空间”是气存在和运动的形式
首先引起我们兴趣的是,古代中国所理解的空间,不是与物事分离而容纳万物的绝对空间,而是气存在和运动的形式。空间的分布和样态,完全以气的运动为转移。气存在和运动的特性,就是空间的特性。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5章)张载也说“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正蒙·太和》)表明天地之间是永不穷竭的气。气化流行,生生不息,这就是气学所理解的空间。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作品中,绝没有笼罩在景物之外而左右景物的空间框架。画家所追求的是,以美的线条表现那流动的气韵。作品的空间就是景物生命的律动、过程和存在方式。舞台表演艺术中,戏剧情节中的空间也是依靠角色的动作来表现。中国艺术的空间特点表明,中国传统观念起主导作用的空间是“太虚即气”和气化流行,并非《墨经》所界定的“宇,蒙东西南北。”
中国气学认为:“虚空皆气。”(王夫之《正蒙注·太和》)“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王廷相《慎言·体道篇》)“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这就决定了中国气学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彻底开放的自然演进的统一整体。
中西方的整体世界有本质差别
古中国与古希腊虽然都强调宇宙的整体性,但有着本质的差别。西方古代的整体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实体物质布置起来的,由实体存在加虚空所构成。依照原子论,实体物质的构成基础是硬邦邦的原子。原子坚满密充,不可分割,不可切入。原子之间,界线分明,互不相容。中国的整体世界则是气的世界,气细无内,大无外,因而四达并流,柔韧飘逸,容纳一切有形之物。而有形之物亦为气所成,所以无不清澄剔透,疏朗通达。那作为宇宙本体的气,由于无形无厚,故无不充满,无不融透。
《管子·心术上》说:“无形则无所抵牾,无所抵牾,故遍流万物而不变。”王充说:“天者,普施气万物之中。”(《论衡·自然》)河上公说:“布气天地,无所不通也。”(《老子》第25章注)王弼说:“气无所不入。”(《老子注》第13章)这样,就构成了一幅物在气中,气在物中的图景。万事万物借助于气建立的联系,没有任何界线、任何阻挡,构成一个真正融会贯通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一个局部的细小变化,都会引起世界整体的相关反应,可谓“牵一发以动全身”。因为气无间隙,无论遐迩,无不通连。《淮南子·本经训》说:“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由此观之,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刑也。”正是因此,中国气学十分强调世界整体的普遍联系,不仅关注有形可见的联系,尤其注意发现无形不可见的气的联系,如事物之间的相关感应联系、同时性联系等。
总之,古希腊所理解的整体是由坚硬实体组合而成的整体,整体的基础是作为组成部分的实体,因而主张从实体构成看整体。中国传统哲学则认为世界为一气所贯,一切事物都处在气化流行之中,所以整体的基础是气和气化,须以气化流行、宇宙一体的大视野来看待事物的整体性。
气体现了时间的流动性,也体现了时间的不可分割。气的宇宙整体观与天人合一、主客相融的思想完全契合。以气的观点看宇宙,八极六合融融一气,天地万物和然无对。人作为天地中的一员,自然应当放达胸襟,自觉地去与世界相融。而且,由于气道合一,得气即为得道,故与气合一,就是与真理相合。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明道先生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遗书》卷二上)应当说,是气体现了,也促成了中国哲人的这种精神追求。由于“无所抵牾”,“与物无对”,故中国传统哲学提倡顺物自然和“直参造化”的认识方式,中国传统美学则要求艺术家尽心表现自然的空灵疏朗和元气流荡的动势,创造虚实错落、悠远深邃的意境。
气学和原子论都认为,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可是气的运动与原子的运动有很大的不同。依照古希腊原子论,运动必须在虚空中进行。这就意谓有离开实在的绝对空间,显然与“太虚即气”是两种观念。因此,原子的运动不外乎机械的位移和原子的结合与分离,其运动皆呈直线。气则不同,气无形,细无内,大无外,故谈不到机械的位移,也谈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与分离。
气的运动在于自身或促成他物依时间的方向,在性质上发生自然的演进与生化,故称气化流行。在气化流行的过程中,气的另一个作用是传递信息,所以说,气是有灵性的。气柔韧无间隙,充满太虚,故气的整体性运动表现为循环或曲线波动,而气的运动带动整个宇宙的运动。
《易经》泰卦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是中国人对宇宙运动的基本观念。《庄子·庚桑楚》:“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吕氏春秋·圜道篇》:“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匝,无所稽留。”张载:“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正蒙·参两篇》)罗钦顺:“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已。”(《困知记》)气概念与古希腊的原子概念还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就是古希腊的原子概念是哲学家思辨的产物,而气概念是先贤通过内观体验切身所得,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气生成的世界具有全息特征
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显示功能动态。以气的观点看世界,人们会着眼于万物在气化流行中呈现出来的动态之象,而不是以构成材料为本位的静态之体。这就使中国哲学和艺术所描摹的世界主要是一个“象”的世界,而不是“体”的世界。
张载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一切有形的呈现都是象,象的本质是气,是气化造作的结果和气化过程的显示。因此,象虽有形,但既然称象,着眼点正在其“可状”,即流动的形象和状貌。张载又说:“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耳。”(《正蒙·神化》)他认为,除感官接收之“有”为象以外,气的运作使人非靠目接而通过内观体验所获得的知觉(“浩然湛然之得言”),亦可称“象”。这种“象”则更为明显地不是指“体”,而是指气的流荡了。
气具有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而气充满太虚,畅通万物,是一个彻底联通、彻底交融的整体。所以,宇宙中任何一点发生的情况,都会以信息的形式传递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于是,经过信息的往返传递,以致宇宙中任何一点都承载着整个宇宙的信息。这就是宇宙全息。
宇宙全息的思想在《周易》和历代哲学著作中多有表述。六十四卦实即一个宇宙全息的符号模型,每一卦都蕴含其他六十三卦。《管子·白心》说:“道者,一人用之,不闻有余;天下行之,不闻不足。此谓道矣。”气作为道,它的全部信息提供给一个人用,“不闻有余”,提供给全天下用,“不闻不足”。这表明,一人之信息与天下之信息相等。可见,气(道)生成的世界,在信息上具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特性。
为此,中国古代学者都把艺术地再现世界的全息特征作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请看,西晋陆机:“观古今于须臾,托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文赋》)东晋王微:“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叙画》)北宋苏轼:“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东坡集》前集卷十《送参寥师》)清人石涛:“一画收尽鸿蒙之外。”(《画语录》)他们要求艺术家在不大的画幅或不长的诗文之内,通过对有限景物的描绘,形象地映照出无限的宇宙,使读者的心灵与世界的本体接通,从而上升到一体天地,齐生万物的境界。
在有限之中艺术地凝聚无限,这种情趣和意境追求恰恰是天人一体、宇宙全息思想在美学领域的表现。如何做得到?全靠对气的点染。
全息是整体的一个重要性质,标志整体的水平。整体的水平越高,其全息的性能越强。气学为中国古代各个学术领域的全息系统观提供了论证。
详细内容请参阅《中国象科学观》,增订本,学苑出版社2016年版。